“裕”出“真”品
2020年10月18日,由深圳市天梯計劃癌癥研究院主辦,裕策生物協辦的“裕”出“真”品|腫瘤免疫biomarker轉化醫學真實世界研究系列論壇順利舉行。以下為此次會議的精彩回顧。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俊教授、齊魯醫院青島分院范興龍教授致辭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邵震宇教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肖文靜教授、威海市立醫院楊福俊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韓博教授分別分享了腫瘤免疫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和發展方向;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俊教授、齊魯醫院青島分院范興龍教授共同擔任本次會議主席和主持嘉賓。
主題報告
“放療聯合免疫治療 助力腫瘤精準診療”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邵震宇教授
邵震宇教授介紹了放療聯合免疫治療“1+1>2”的協同增效優勢互補的理論,并結合放療聯合免疫治療策略(序貫治療、同步治療、誘導治療)展開介紹了一些臨床研究進展。在放療聯合免疫治療中仍有很多機遇與挑戰,但如何篩選免疫治療的獲益人群,評估免疫治療的療效是未來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NSCLC免疫治療標志物的現狀與探索”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 肖文靜教授
肖文靜教授指出,NSCLC是免疫治療方式最多的領域。由晚期二線進入晚期一線治療、有單藥、也有聯合治療;因此免疫治療讓肺癌長期生存夢想照進現實。但只有進行個性化的精準免疫治療才能讓腫瘤免疫更有效。針對免疫獲益人群的篩選目前還沒有一個十分完美的biomarker,任何單一的指標來預測免疫治療療效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從多維度進行全面biomarker的篩選。隨后,肖文靜教授分享了PD-L1、TMB、MSI/bMSI、TNB、HLA LOH、CD8+TIL、DDR等在NSCLC免疫治療中的療效預測價值。
肖文靜教授肯定了裕策生物針對免疫精準診療開發的ICIs產品,該panel含有41個免疫用藥指標,可以全方位評估免疫治療療效,指導腫瘤患者免疫治療。
熱點討論
威海市立醫院張立成教授、煙臺毓璜頂醫院李軍霞教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田凱華教授、煙臺山醫院付愛芹教授就“基因檢測數據如何與臨床療效結合”、“NSCLC在免疫方面的應用前景”、“biomarker的選擇”等議題進行了熱烈探討。
主題報告
“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新進展”
威海市立醫院 楊福俊教授
楊福俊教授首先介紹了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現狀及介紹了2020年ES-SCLC一線治療研究新進展,如:IMpower133研究、CASPIAN研究、Keynote 604研究、ECOG-ACRIN EA5161研究;其次針對Keynote 604折戟一線小細胞OS之爭,化療殺傷激活免疫理論存疑,分享了PD-L1抑制劑激活樹突細胞(DC )再激活T細胞的理論,強調腫瘤微環境不僅復雜但又影響免疫治療療效。最后,楊福俊教授指出多個biomarker聯合對免疫治療的預測效能遠遠高于單指標預測,SCLC腫瘤免疫治療biomarker的未來需要多指標綜合評估,并將評價療效的三大核心biomarker概括為 “有” “可” “能”,即“有突變、可識別、能浸潤”。
的研究新進展”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韓博教授
韓博教授首先講解了尿路上皮癌的的分期與診療方式以及免疫治療的優勢;指出尿路上皮癌相關標志物有PD-L1、MSI、TMB、腫瘤微環境等,并對PD-L1免疫組化不同的檢測抗體和平臺以及不同的判讀標準進行了詳細講解,同時也闡述了PD-L1、MSI、TMB不同biomarker的相關性;最后,韓博教授指出尿路上皮癌的免疫治療生物標志物仍具有一定挑戰性,應進行綜合評估。
熱點討論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971醫院侯曉瑋教授、煙臺毓璜頂醫院成瑜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初學教授就“免疫指標如何進行綜合解讀”、“不同癌種/分期免疫指標是否側重不一樣”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會議總結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俊教授、齊魯醫院青島分院范興龍教授感謝所有參會嘉賓的分享,4位講者、7位討論嘉賓對腫瘤免疫治療的問題進行了全面地講解。任何時候都是檢測先行,在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我們也需要精準檢測,篩選出不適合使用免疫藥物的患者,同時,對于適合免疫藥物治療的患者,一個也不能漏掉。作為走在腫瘤免疫診療前沿的裕策生物,必須肩負起這個責任,將腫瘤基因檢測做好,王俊教授、范興龍教授對裕策生物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 cell 表示祝賀,同時希望裕策生物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Copyright?2021
深圳裕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6128839號